清朝巩固皇权采取的措施(巩固王朝)

北京助孕编辑 助孕头条资讯 2024-07-27 23

摘要:到了治平三年(1066年),不知韩琦等人用了什么手段,一向与英宗不和的曹太后竟然在一封同意称呼濮王赵允让为皇考的诏书上签了字(编者注:传闻是曹太后酒后误签;也有传闻说是韩琦等人买通太后身边的宦官,最终说服了…...

清朝巩固皇权采取的措施(巩固王朝)

目录:

1.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2.清朝巩固国家疆域的措施

3.清朝巩固统一的政策

4.清政府为巩固皇权颁布了

5.清朝巩固国家的措施

6.清朝巩固统治

7.清朝巩固思想的措施

8.清朝巩固疆域的措施

9.清朝巩固统治的特点

10.清朝如何巩固统治

1.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作者:安锦自夏朝确立“家天下”制度以来,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保证政权稳定和“一家一姓”之权威,在权力交接问题上大都采用“父死子继”的方式,为此周王朝还专门创立“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度来保证权力的平稳交接还有一部分统治者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不得已采用“兄终弟及”的方式。

2.清朝巩固国家疆域的措施

极少数统治者通过册封养子为太子来传承权力纵观中国古代历史,采用后两种方式进行权力交接的情况极易造成手足相残、同室操戈的后果像明之正统帝与景泰帝,五代后梁之朱友珪与朱友文等林林总总养子继位的情况又容易引发对养父和生父称谓及尊号的争辩。

3.清朝巩固统一的政策

但是必须承认,搞出这些动作并不是统治者所做的无用之功,其深层用意还值得人们细细揣摩宋英宗与濮议宋仁宗赵祯一生共育有三子,但均早逝仁宗晚年身体状况并不理想,时常精神混乱,在宰相韩琦等重臣的劝谏下,连丧三子的仁宗决定从宗室中挑选一人立为嗣子。

4.清政府为巩固皇权颁布了

最终仁宗于嘉佑七年(1062年)将其兄濮王之子赵曙过继到自己名下立为皇太子赵曙原名赵宗实,是宋真宗之子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嘉佑八年(1063年)四月初一,赵曙于仁宗灵前继位,是为宋英宗。

5.清朝巩固国家的措施

图1宋英宗赵曙-来源于百度词条“赵曙”英宗继位一年多后,宰相韩琦上书建议有关部门讨论濮王的尊号和礼仪问题当时仁宗过世未逾两年,英宗回应韩琦说等过完仁宗大祥(编者注:我国古代汉族礼法制度之一,即父母去世后两周年内为大祥)后再议此事。

6.清朝巩固统治

这也是英宗为缓和与曹太后(编者注:仁宗皇后)之间的矛盾而作出的“友好”让步治平二年(1065年),宰相韩琦等人再次提出为英宗生父加尊议礼的问题英宗便下旨将执宰们的提议发到太常礼院,交由两制(编者注:宋时,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合称两制)以上的官员讨论此议案。

7.清朝巩固思想的措施

宋代历史上有名的“濮议”正式拉开帷幕英宗和韩琦等人认为,支持为濮王加尊议礼的官员应大有人在但这只是前者的一厢情愿,该提议一经下发立刻引起朝野震动,饱读诗书的宋代士大夫们对这个提议表示强烈反对大多数反对之人为朝中的中下层官员,而赞成为濮王加尊议礼的官员仅为韩琦等宰相们。

8.清朝巩固疆域的措施

原本曹太后便与养子英宗不和,在得知其要为濮王加尊议礼后,曹太后大发雷霆,立刻下旨严厉训斥韩琦等人。她觉得英宗如若不认仁宗为父,凭何继承帝位?

9.清朝巩固统治的特点

图2宋钧窑玫瑰紫窑变瓷碗-来源于开封博物馆官网英宗看到曹太后和群臣们的强硬态度后,明白此事还需循序渐进地筹办于是他决定暂且搁置此事,待说服曹太后之后再做打算到了治平三年(1066年),不知韩琦等人用了什么手段,一向与英宗不和的曹太后竟然在一封同意称呼濮王赵允让为皇考的诏书上签了字(编者注:传闻是曹太后酒后误签;也有传闻说是韩琦等人买通太后身边的宦官,最终说服了曹太后)。

10.清朝如何巩固统治

得到太后的允诺,英宗立刻决定为生父加尊议礼于是他把宰相们召集到身边,商议如何说服群臣韩琦和欧阳修均表示,如果英宗认为群臣有道理,那就将他二人罢免;如果认为他二人有道理,那就把朝中持反对意见的大臣罢免一开始,英宗不置可否,但经过深思熟虑后,英宗决定先向反对声音较大的几名御史下手。

图3欧阳修《灼艾帖》-来源于河南博物院官网于是,英宗下旨将反对声音喊得最大的吕诲等三名御史贬出京师本想着通过此举能够对群臣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但这却引发朝中更多大臣们的不满包括司马光在内的多数台谏官员纷纷表示对皇帝的安排心存不满,请求皇帝对台谏官员也下达处罚旨意。

有鉴于此,英宗私下里对反对派中几名声望较高的官员许以高官厚禄,经长时间软磨硬泡,他才算是取得初步胜利司马光等人之意,是希望新即位的英宗能够遵守封建礼法,为群臣做好榜样,尊仁宗为父,恪守传统伦理,这样才能获得群臣拥护,朝堂之上方可上下一心。

而韩琦等人本着务实的角度,“濮议”争来争去只为挣个虚名,只有团结在英宗周围,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宋代士大夫终生追求的政治抱负,这才是重中之重最后,曹太后下旨同意英宗称其父为“皇”,称其母为“后”但英宗仅在位四年便驾崩,未来得及给生身父母上谥号。

随后宋神宗即位,“濮议”之争最终也不了了之嘉靖帝与大礼议事件明朝历史上总共发生过四次小宗入继大宗的情况,分别是朱棣继承朱允炆、朱祁钰继承朱祁镇、朱由检继承朱由校,以及我们要讲的主角朱厚熜(读“聪”音)继承朱厚照。

朱厚熜是兴献王朱佑杬(读“元”音)次子、第二代兴王他出生在湖北安陆,之所以在这里生活并不是因为他多么谦逊低调,而是因为明代藩王没有在京购房的指标如果不是朝中出现变故,朱厚熜可能一辈子都在藩地做一个衣食无忧的王爷。

图4嘉靖皇帝-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但命运总是让人琢磨不透,这也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1521年,荒唐一生的明武宗朱厚照去世,他在位十六年却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其父明孝宗朱佑樘(读“撑”音)只有他这一个皇子,皇位的继承出现空缺。

时任内阁首辅杨廷经过与明武宗生母张太后商议,决定根据《皇明祖训》“兄终弟及”的规定,拥立明孝宗之弟兴献王朱佑杬次子朱厚熜继承帝位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熜千里迢迢从安陆赶来,他刚到北京便遇到第一个考验根据礼仪制度规定,礼部的官员建议朱厚熜从东安门进入、居文华殿,以皇太子身份继承皇位,择良日举行登基大典。

但朱厚熜拒绝了他的理由很简单,武宗的遗诏中明白地写着他来北京是继承皇位的,不是入嗣为皇太子的于是他要求从大明门进城,在奉天殿登基,否则他就返回安陆继续做他的藩王这一下礼部的大臣们都慌了,急忙向内阁首辅杨廷和禀报此事。

一开始杨廷和并没有把朱厚熜放在眼里,他认为这不过是小孩子耍性子罢了,但后来的事情表明杨廷和轻视了这位少年天子1521年,朱厚熜正式继位,年号嘉靖随后不久,嘉靖就向礼部提出要为自己生父兴献王加尊号的要求这一举动随即引起杨廷和等阁臣的不满。

朝堂上下无人不知,你朱厚熜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上,并不是你能力多么出众,而是因为你过继给明孝宗做嗣子才能继承皇位,不然你还在遥远的兴藩当土财主呢!结果不言而喻,杨廷和拒绝了嘉靖的要求嘉靖不死心,他深知自己初来乍到,面对的是四朝元老、二朝首辅杨廷和以及一众尊礼法的大臣,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还需要循序渐进,瞅准时机。

图5嘉靖款掐丝珐琅龙凤纹盘-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机会慢慢来了一个名为张璁的官员仕途不得志,但他对封建礼法颇有研究,并有一套独特的见解当朝堂之上嘉靖和杨廷和斗的不可开交之时,他嗅到能够让自己拜相入阁的机遇。

张璁大笔一挥,即刻上疏对杨廷和等人逼迫嘉靖称孝宗为皇考、兴献王为叔父的行为表示反对他说,当下情形可以参照宋时“濮议”之故事,但又与其不同他指出,“濮议”中矛盾纠结点在于仁宗无子,故养英宗于宫内,后英宗继承大统应当尊仁宗为皇考,不应追封其父濮王为帝。

而当下之情形是孝宗有一子武宗,且武宗在位已逾十六年,所以孝宗不应论为无嗣根据太祖高皇帝《皇明祖训》,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武宗去世后无子,陛下继承大统正是依据这一条,并非因入嗣孝宗才实现太祖高皇帝早就立下规矩,这就好比陛下之皇位乃是太祖亲相授受者也!如此看来,陛下称兴献王为皇考又有何不可?。

嘉靖听闻大喜道:“有此论,吾父子关系可保全矣!”于是嘉靖对群臣重申,自己为帝是“继统而不继嗣”他不顾杨廷和等重臣反对,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十月下令追封自己父亲兴献王为兴献帝嘉靖元年(1522年)正月,嘉靖正式下令尊孝宗为皇考、兴献帝为“皇帝本生父”。

图6兴王朱祐杬像-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嘉靖三年(1524年),杨廷和因与嘉靖在兴献王礼仪之争中矛盾积深,最终决定上书致仕对于群臣挽留杨廷和的奏折,嘉靖不予理睬杨廷和离开后,嘉靖开始在朝堂上与群臣讨论称呼孝宗为“皇伯考”之事。

一直到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兴献帝朱佑杬正式被追封为皇帝,并将其牌位立于太庙,列于武宗之前,改其陵墓为“显陵”至此,持续十八年之久的“大礼议”事件以朱厚熜的完全胜利而落下帷幕光绪与醇亲王同治十三年(1875年),在位十三年的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溘然长逝,年仅十九岁。

此时,清朝面临自入关以来最大的政治危机——先帝无子并且同治帝并无其他亲兄弟,也就是说自咸丰以来的皇帝世系发生中断这和明武宗死后的情况大致相同慈禧、慈安紧急召集王公大臣商议为同治立嗣之事,根据我国古代宗法制度规定:“立嗣之事,其法择胞兄弟之子以为嗣,次则从兄弟之子。

”因咸丰无其他儿子,故嗣子只能从道光的孙子、同治的堂侄中选择

图7乾清宫-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并为垂帘听政创造条件,同时维系道光以来的皇帝世系(编者注:此时同治的从侄只有其大伯奕纬之子载治有二子溥侃、溥伦但是载治原名载中,他并不是奕纬的亲生儿子,而是因奕纬生前无嗣,过继给奕纬做嗣子的。

也即载治名义上为道光之孙,实际上与道光并没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排除异己(编者注:此时有军机大臣建议立恭亲王奕訢之子载澄为嗣,因为奕訢是首席军机大臣,又是议政王大臣,还是道光生前最喜欢的儿子,也是咸丰继位之路上最大的竞争者。

一旦载澄继位为帝,奕訢一下子成为名副其实的“太上皇”,那慈禧辛苦经营的独裁统治还能保住吗?),并保证王朝统治的稳定、避免出现宫廷政变(编者注:咸丰在弥留之际确立的“赞襄政务八大臣”制度,在其死后被慈禧联合奕訢发动“辛酉政变”废除,八大臣或死或被流放,政局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慈禧决定不为同治立嗣,将“溥”字辈的后人排除在外,转而选择为咸丰立嗣。

于是皇位的角逐圈再次来到“载”字辈宗室之间(编者注:自咸丰以来近支皇族的辈分为“奕、载、溥、毓”,同治和光绪是“载”字辈,宣统是“溥”字辈)最后,慈禧经过深思熟虑,选中醇郡王奕譞(读“宣”音)之子、时年四岁的载湉(读“舔”音)入继大统,改年号为光绪。

深谙慈禧作风的奕譞自感大祸临头,随即知趣地辞去在朝廷的一切职务,索性当个闲散王爷慈禧也深知这位小叔子性格懦弱、小心谨慎,便就坡下驴地免去其一切差事,并赏赐其亲王双俸、醇亲王爵位“世袭罔替”,奕譞一家礼绝百僚。

图8奕譞与嫡福晋叶赫那拉氏-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随着光绪一天天长大,距离其亲政的日子也越来越近,朝堂之中不免有投机者想攀上奕譞这个“皇帝生父”的高枝在慈禧和光绪的日常交流之中,为避免出现称呼上的尴尬,同时让光绪时刻牢记自己是咸丰的嗣子,慈禧在称呼奕譞时总对光绪说“你七叔如何如何”(编者注:奕譞是道光第七子,咸丰帝的七弟,故咸丰之子称呼奕譞应为七叔),而光绪不置可否,仅是笼统地称呼奕譞为“王爷”,两个人在称谓上率先打起马虎眼。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某天有一个叫吴大澂(读“诚”音)的大臣上书慈禧,建议为奕譞加上“皇帝本生父”的尊号,并且要议定相关的礼节这一举动可谓是奕譞的飞来横祸奕譞自光绪即位以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始终把自己包装成对政事无欲无求的模样。

原本慈禧经过多年的观察,已经放松了对奕譞的防范,吴大澂的这一举动一下激起轩然大波,慈禧的内心不禁又担忧起来奕譞老实本分的模样是不是在韬光养晦?今天大臣上书为皇帝生父加尊号议礼节,那么光绪亲政之后会不会主动为其父加尊议礼?到那时光绪还会把自己这个养母放在眼里吗?就算奕譞没有这个想法,到那时他不也身不由己吗?

想到这里,慈禧又气又恨况且吴大澂的奏折里还引经据典——搬出乾隆帝对北宋时期“濮议”的一番评论乾隆帝在当时编撰的《御批通鉴集览》中写道:“法大于情”是封建礼法中的常识,但是涉及到与生身父母有关的伦理道德问题时却要“情大于法”。

乾隆指出,“濮议”之所以发生,正是由于宋代士大夫对“法大于情”的刻板认知,失去对人伦常情的关怀他在书中批示道:对于宋仁宗,宋英宗应称呼为“皇考”;对于濮王,宋英宗不应称呼“皇伯”,而应称呼“皇帝本生考”。

但让乾隆帝没想到的是,在他去世仅仅不到一百年后,他的子孙后代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奕譞得知吴大澂上书的奏折后,急忙进宫向慈禧谢罪,并拿出光绪即位初年自己撰写的一份奏折奏折的大致内容是:光绪是奕譞的儿子,现在已经过继给先帝咸丰做嗣子。

但是只要自己还活着,朝中就一定有人会别有所图,想借着攀附自己谋取高官厚禄我在此表态,无论以后光绪亲政与否,凡是提议为我上尊号、定礼仪的人,一定是奸臣、是投机者!这份奏折是否为奕譞真实的表态,是否真的出自奕譞之手,现在已经不得而知。

但这份奏折给了慈禧很大的面子慈禧拿着奕譞上书的这份“心里话”对群臣说道:“不是我违背乾隆爷立下的祖宗家法,而是醇王自己不愿意加封尊号”最后慈禧对吴大澂一顿训斥,一场礼仪风波引发的政治危机因奕譞的“掏心窝子”而顺利度过。

图9光绪皇帝-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光绪十六年(1891年),奕譞因病去世,慈禧心中对奕譞的防备与芥蒂也随着他的去世而烟消云散于是慈禧下令礼部等有关部门商议为醇亲王议谥号,安排丧葬礼仪经商议,奕譞被议定谥号为“贤”,称“醇贤亲王”。

随后在慈禧发布的懿旨中,使用“皇帝本生考”这样的字样来称呼奕譞,这也算是对奕譞皇帝生父身份的“官方认可”因为慈禧明白,奕譞已不在人世,对自己再也构不成任何威胁,乾隆皇帝当年的御批对这个问题也做了指示再者,如果不给奕譞上尊号,光绪便无法为其戴孝,那么不论是光绪本人还是天下士大夫都会痛斥慈禧心胸狭隘,那为何不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呢。

看完这个三个因礼仪引发的政治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赵曙、朱厚熜还是载湉,他们之所以命令或支持群臣为自己亲生父亲加尊号、议礼仪,并不单单是为尽自己那份孝心,更多的是通过解决礼仪问题来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

尽管载湉对其父上尊号之事没有太多干涉,但慈禧种种反常的行为也可表现出这是对维护其自身最高权威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统治者用雷霆手段打击反对的大臣,摆出杀鸡儆猴的架势,不断提高自身权威,以此保证其独裁统治的稳定长久。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参考资料: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游彪:《赵宋》,天地出版社,2020年喻大华:《囚徒天子光绪》,百家讲坛,2011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